Skip to content

中国灯谜

开发者: 朱剑新 (游戏梦工场)

截图 1
在 LavaRetro 中打开

软件介绍

灯谜,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艺术形式;是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智慧和结晶,它源于生活,用于生活;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智力活动游戏。它吸引着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爱好者,使人在增长知识,启迪智慧的同时,又获得美妙的享受。

大家玩游戏之余,不妨看看灯谜,学习一下吧^_^

软件中包含了7000多个灯谜,虽然手头上有资料,不过考虑到软件大小,7000已经足够了。

操作说明

  • 上下左右 - 阅览谜语
  • 任意键和回车键 - 察看答案

安装说明

  • 中国灯谜.lav放到LAVA文件夹里
  • ZGDM.dat放到LavaData

联系方式

  • 程序:朱剑新
  • Email:loglave@163.com
  • 游戏梦工场荣誉出品

灯谜教程

字谜灯谜全攻略

灯谜又称"文义谜",亦称文虎。它主要着眼于文字的义、形、音,凭借汉字的一词多义、笔划组合、摹状象形等特点,通过别解、假借、运典、拆字等手法,来使谜面与谜底在词义上或在字形上达到相扣。

一般来说,一条灯谜,有三个要素:谜面,谜目,与谜底。谜面一般由精炼的短语、韵文、诗句、或字词组成。谜目则提供了解谜的边界条件,限定了谜底的范围。谜底与谜面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。谜底要"扣"谜面,即谜底的内涵要能囊括谜面的内涵。有一些谜还注有谜格,来限定谜底与谜面的相扣关系或方法。

猜谜方法一 -- 字义分析法

猜谜的方法有好多种,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:字义分析法、字形分析法、形义综合法及特殊分析法。

字义分析法

  1. 解析法,即谜底对谜面作正面解释分析。

    • 如:托儿所阿姨点名(曲艺形式一) 数来宝 解作"数一数送来的小宝宝"。
    • 积食(口语一) 吃不消 解作"吃进去不消化"。
  2. 归纳法,谜底是谜面的归纳或概括。

    • 如:上游、中游、下游(无线电名词一) 三波段 归纳为"河流水波分成三段"。
    • 万紫千红遍地开(越剧演员一) 陆锦花 概括为"陆地上繁花似锦"。
  3. 喻义法,此类谜的谜面大多是有一定喻义的现成词语,猜射时不照字面意思,而要按其比喻的含义去思索。

    • 如:桃李满天下(作曲家一) 生茂 比喻到处都有学生。
    • 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(明代抗清名将一) 史可法 比喻历史上的事情可作借鉴和效法。
  4. 反扣法,从反面入扣,面底大多包含一对反义词。

    • 如:劣质商品可调换(四字常言) 好不容易 解作"好的不容易换","好、劣"为一对反义词。
    • 读新书,读好书(成语一) 不念旧恶 解作"不念旧书与恶书";"新与旧"、"好与恶"分别为反义词。
  5. 侧击法,面底之间既非正扣,亦非反扣,而是以旁敲侧击的方法使其烘托相扣,有时亦称衬扣法。

    • 如:是进亦忧退亦忧(成语一) 乐在其中 面出北宋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,借用"进、退"夹击出"中"。"忧"、"乐"为反义词。
    • 人生地不熟(三字口语) 天晓得 天地人,三杰也;既然"人"生、"地"不熟,那只知道"天"了。
  6. 漏字法,谜面借用有规律的词语,故意漏去一或多字,谜底即以漏掉的字配以适当的词汇相扣。

    • 如:生一个好(成语一) 只字不提 "只生一个好"为计生宣传语,谜面漏掉一个"只"。
    • 焉哉乎也(孟子句一) 失之者鲜矣 七个文言虚词"之乎者也焉哉矣","失"去"之者"少了(鲜)"矣"。
  7. 特征法,以某种事物作谜面,按其特征或用途猜射谜底。

    • 如:手杖(常用词二) 掌握、执行 手掌拿着支撑走路,这是手杖的用途。
    • 汤药与膏药(口语一) 服贴 用"服、贴"表示两类药不同的使用方法。
  8. 问答法,面底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。

    • 如:贝壳何处寻?(电视剧一) 上海滩 解作"上,海滩去寻贝壳。"
    • 卷尺有何用?(物理名词一) 释放能量 解作"释放开,能用来量长度"。
  9. 因果法,面底互为因果关系。

    • 如:落实农村经济政策(乒乓教练一) 庄家富 解作"庄户人农富起来了"。面是因,底是果。
    • 出门看伙伴,伙伴皆惊惶(沪剧演员一) 丁是娥 惊惶的原因是见到木兰是女郎。面是果,底是因。
  10. 承启法,即为承上启下法。一般用有上下文连贯含义的现成句子作谜面,猜射时应联想到其上下句的含义。

  11. 运典法,不是单纯从谜面字面上的含义,而是通过谜面运用的典故来猜射。

    • 如:莫须有(《聊斋》篇目三) 秦桧、织成、冤狱 这是运用秦桧捏造罪名陷害岳飞的典故。
  12. 分扣法,它不是以谜面的整体含义来推敲谜底,而是将谜面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分别猜射。

    • 如:重放的鲜花(花卉一) 千里香 谜面分割成"重放"和"鲜花"两部分。

移字类

  1. 秋千格:谜底限定为两个字,象打秋千一样由下而上调换字序倒过来读。
  2. 卷帘格:谜底不少于三字,自下而上调换字序倒过来读。
  3. 掉头格:谜底不少于三字,将头一个字和第二个字互移位置而成谜。
  4. 蕉心格:谜底是不少于四字的双数词,将最中间邻近两字互移位置而成谜。
  5. 掉尾格:谜底不少于三字,最后一个字和倒数第二个字互移位置而成谜。
  6. 双钩格:谜底限定为四个字,以前两字和后两字互移位置而成谜。
  7. 上楼格:谜底不少于三字,最后一字移到最前面来读而成谜。
  8. 下楼格:谜底不少于三字,将最前面一字移到最后面来读而成谜。

加字类

  1. 求凰格:谜底不少于二字,按照谜面先找出适当的文字成词句对仗,然后再加上一个或几个含有成双作对意思的附加字或词。
  2. 骊珠格:谜底字数不限,只标谜面和谜格,不注明谜目,猜时须将谜目作为谜底的一部分。
  3. 隐目格:与骊珠格相似,谜目来自于谜面的文字。
  4. 带目格:与骊珠格、隐目格相似,"目"是指带有数目的谜目。

谐读类

  1. 梨花格:谜底不少于二字,字字均谐音白读。
  2. 白头格:谜底不少于三字,将第一字谐音白读而扣合谜面。
  3. 素心格:谜底是三字以上的单数词句,将最中间一字谐音白读而扣合谜面。
  4. 粉底格:谜底不少于三字,将最后一字谐音白读而成谜。